文章

国际人道法面临的挑战——恐怖主义:概述

根据国际人道法(有时也被称为"武装冲突法"或"战争法"),大多数在和平时期被称为"恐怖主义"的行为,都不得在武装冲突期间实施。在这种背景下,国际人道法既适用于正规武装部队,也适用于非国家武装团体。发生在其他局势下的恐怖主义行为会受到其他法律体系的约束,特别是国内刑法的规制。

国际人道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参与武装冲突的人员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区分平民和战斗员以及民用物体和军事目标。因此,国际人道法禁止故意或直接攻击平 民或民用建筑,禁止不分皂白的攻击。使用人体盾牌或挟持人质的做法同样受到禁止。在暴力局势升级为武装冲突时,将此类行为称为"恐怖主义"并不会起到额外 的作用,因为这类行为已经构成国际人道法定义的战争罪。

此外,国际人道法还特别禁止武装冲突各方在敌对行动中对落入敌手的平民实施恐怖主义行为,并且禁止在平民居民中散布恐怖。此类禁令也涵盖那些以恐吓平民为唯一目的的行为,它们是对前文所述规则的补充,目的是更全面地保护平民的生命和财产。

国际人道法与规制恐怖主义的法律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国际人道法基于以下前提:战争中的某些针对军事目标和军事人员的暴力行为是不受禁止的。而任何"恐怖主 义"行为,顾名思义,都受到禁止而且构成犯罪。考虑到这两个法律体系适用的不同逻辑和规则,二者不应混为一谈。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这一点尤为重要,此 时若将有组织的武装团体称为"恐怖分子",很可能进一步抑制其对国际人道法的遵守(根据国内法他们已经面临刑事起诉)。

所谓"全球反恐战 争"的情况又是怎样?各国及其他各方为防止或打击恐怖主义行为所采取的大多数措施,无论从现实还是法律意义上来说都算不上武装冲突。因此,更为恰当的说法 应当是反恐斗争,这场斗争涉及多个方面,有时候可能会升级为武装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人道法中规制国际性武装冲突或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规则将根据具体 情形予以适用。在上述两种局势中,所有当事方都必须遵守国际人道法;关于敌对行为以及伤员、战俘和平民应享有的待遇的规则应当对所有人适用。而在武装冲突 之外发生的恐怖主义行为或涉嫌实施恐怖主义行为的人员被拘留的情形,则不适用国际人道法。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确定暴力局势的法律属性时采取 了个案分析的方式,在确定反恐斗争中被拘留人员的地位和权利时,这种方式同样适用。如果他们在国际性武装冲突期间被拘留,根据相关的国际人道法规则,拘留 方必须允许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被拘留人员进行接触。如果反恐斗争涉及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可向冲突各方提出提供人道服务的请求。在武装冲突 局势之外,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可行使人道倡议权,要求与被拘留人员进行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