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新冠在冲突地区为何不是头等大事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新冠在冲突地区为何不是头等大事

“新冠疫情加剧了社会裂痕,这使得建立信任尤为重要。”2020年11月13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通过视频连线在 #财新峰会# 上与嘉宾探讨后疫情时代如何建立信任。“只有各国、学界、企业、国际组织等同心协力,建立价值链,才能更好地帮助最弱势的群体应对危机。”
报道 2020-11-16 中国

彼得·毛雷尔: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跟大家在此探讨同时重申,我们与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政府的关系的重要性。我们现在正在抗击一场大疫情,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过去也没有遭遇过如此规模的全球危机。我们开展工作的25个最脆弱的地区,同时受到贫穷、战争、暴力、欠发达、气候变化以及新冠肺炎的多重影响。在介入这些地区时,只有基于信任才能实施正确的政策,以应对人们的需求,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人道机构,我们应该如何建立信任?建立信任,首先要与社区进行接触。我们的所有应对都要基于实际情况。第二,要与冲突各方充分对话,求同存异,协调不同观点,建立联盟,开展行动。信任贯穿在我们的工作方法中,要履行承诺,与那些受冲突和疫情影响的民众保持接触;要建立信任就要去倾听人们的心声,根据需求设计应对措施。我刚刚提到的这25个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几乎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和地区,全球80%的"非正常迁移"也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因此,建立信任,对于解决这些脆弱局势和不稳定问题至关重要。最让我感叹的是,疫情对这些地区来说首先并不是卫生危机,他们受到很多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在我提到的这些地区,比如非洲,萨赫勒萨合尔地区,乍得湖地区,阿富汗等等,新冠疫情甚至不是排名前十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意识到,新冠疫情对于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新冠疫情是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影响世界范围内不同的社区。这种差异,正在加大各地区和社会之间的鸿沟,这也使得建立信任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需要比目前的多边主义体系更多的力量,来重建这种信任。我一直呼吁用多边方式解决一些全球问题。只有学界、商界、政界,以及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这样的组织紧密合作,建立价值链,才有望克服这场让世界陷入不稳定的全球性危机。

问:在过去的几个月当中,在疫情封锁期间,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接下来几个月当中您最重要的优先事项是什么?

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当中,我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能否为那些正处在危机当中的地区提供服务。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在过去的几个月当中,我们基本上做到了正常运行,自1月以来到现在,我们的项目执行率大概已经达到了90%,保证了整体的运营水平,努力为那些受战争、气候变化或者地区冲突影响的民众和地区提供帮助。

就疫情本身而言,我认为我们最担心的问题是,我们能否为那些不受国家保护的边缘化人群提供服务,或者那些最偏远地区的民众能否获得我们的服务。我觉得这个是我们最大的担心。我们的问题其实是,在全球疫情期间,我们怎么为民众提供服务和援助,使其受益于我们的测试、药品和疫苗,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我们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为他们提供服务。我们也希望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开展工作,要确保弱势群体能够获得与新冠肺炎相关的测试、药品和疫苗。

问:彼得·毛雷尔先生,您刚刚提到了贫困、暴力冲突等等这样的情况,我们非常想知道疫情对一些冲突地区的影响,比如刚刚您说有很多冲突地区,据您观察,他们受到怎样的影响?对这样的一些特殊地区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法?

答: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必须承认,在我们开展工作的这些传统的冲突地区,其实公共卫生事件对这些地区的影响相对来讲反倒不是头等大事,比如乍得湖、苏丹、索马里、阿富汗等等,这是比较让人惊讶的。过去几个月我也到过这些地区,让我惊讶的是,我问的所有人都说,新冠疫情在他们最关切的问题中,甚至排不进前十。

同时,当我们审视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时,疫情对最脆弱国家的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所以,疫情所造成的附带影响更加严重。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冲突地区的人往往依靠非正规经济,而这些非正规经济都会受到抗疫措施的影响。这样我们就发现一种奇怪的情况。全世界都在谈论新冠疫情,但是在我们工作的地区,人们首先受到的是社会经济方面的冲击。所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决定从两个层面采取行动:一方面,我们要确保疫情不会对这些地区产生更大影响,所以我们在医院加强了紧急行动,为难民营和流离失所营地提供清洁用水,改善卫生状况等等,以防止最糟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调整。好的人道行动其实就是实现社区和民众的稳定,帮助他们开展一些能够增加收入的活动,回归正常的生活。

在社会稳定方面,这些是我们有兴趣跟发展机构、世界银行、私营企业等合作的领域。在当前形势下,任何形式的合作,对于为民众提供服务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更高效地利用电力、能源、持续供水、分配系统、稳定的医疗系统、科技等等。

问:有人说疫苗是应对疫情的有效解决方案。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答:疫苗这个问题有比较民族主义的解决方式,也有基于合作的解决方式。我们作为一个人道机构,当然希望疫苗能够通过国际社会,各国和企业间的相互合作这样一种方式制造出来,但这方面我确实认为存在一些挑战。

据我们估计,现在有超过6千万人不是处在政府控制区域,而是处在非国家武装团体控制区域。迟早要进入这些地区为他们提供疫苗,否则,这些地区面临的问题就会转移到政府控制区域。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市面上有些疫苗,必须在低温的条件下才能运输,所以安全运输方面存在挑战,因为整个运输并不是一包一包运输的,而是大量疫苗一起运输的。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实际问题。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疫苗是一种解决方式,但是同样很重要的是,要看我们能开发出什么样的药品,是否有一些能够减缓疾病扩散的措施。我们现在关注的是,以"支付得起的价格,可交付的方式"来生产和分配疫苗,给到那些边缘化的人群;同时我们也在关注药物,检测方式以控制病毒扩散,防止病毒进一步变异。

问:中国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很多个人防护的设备,帮助其他国家抗击疫情。从非政府的角度来讲,很多中国的大学或医学学者已经分享了抗击疫情方面的成功经验。从您观察的角度来讲,是否有一些中国可以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合作的新领域呢?

答: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跟中国未来确实有很多领域可以合作。目前不管是防疫物资,还是其他工具或者设备仪器等等,我们在人道行动中用的很多的物资其实都是在中国市场采购的,中国是我们最大的物资供应国之一。我们当然希望能够有一些优惠待遇、降价优惠等等,这些最终都会惠及脆弱国家和地区的民众。这个问题是我们跟中国供应商接触的时候会不断谈到的,跟中国政府也会进行沟通。

另外,我们只有把部分工作从市场经济中剥离出来,使之不受市场经济竞争规则的影响,才能在最脆弱局势中开展行之有效的人道行动。我们要确保,在针对脆弱局势中的特定人群时,这些物资不会回流入市场。我认为,相对于那些能够承受全球市场经济竞争的地区来说,国际社会应该为最弱势地区提供更优惠的待遇,除此之外可能别无选择。

当然我们希望在中国,在未来能够享受更多优惠,以帮助更多最脆弱地区的人们。同时,我们向合作伙伴保证这些物资不会回流入市场或黑市,而是送到最贫困的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