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荣获第七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冠军

北京(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2013年11月10日, 第七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复旦大学法学院圆满落下帷幕。

2013年11月8日至10日,第七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复旦大学法学院举办。
ICRC

2013年11月8日至10日,第七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复旦大学法学院举办。

经过两天的激烈争夺,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最终摘得比赛桂冠,中国人民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分别荣获亚军和季军。这三只代表队将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资助于明年前往香港,参加2014年亚太地区“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

本届比赛冠军——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
ICRC / S. Zhang

本届比赛冠军——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

这是“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首次在上海举办,共吸引了来自国内26所高校的代表队参加。比赛旨在通过涉及国际人道法议题的辩论,提高法律专业的学生们对国际人道法问题的关注。

今年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150周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高兰博(Pierre Ryter)先生表示,模拟法庭的案例不只是学术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他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武装冲突跨国特征的日益凸现,参与冲突的各方和他们的作战空间正在改变,这给国际人道法以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所开展的保护和援助行动带来了新的挑战。今年模拟法庭竞赛涉及的问题,如武装冲突的定性、定点清除和攻击医疗设施等,只是这些挑战的某些例证。这也提醒我们,这些不只是学术问题,对当今武装冲突的受害者而言,这些都是关乎生死的事。”

前南刑庭法官刘大群(中)担任比赛终审法官。
ICRC / S. Zhang

前南刑庭法官刘大群(中)担任比赛终审法官。

本次比赛的案例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法律专家拟定,由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法及国际人道法专家担任法官。每支参赛队伍需根据案例提交法律诉状,并就如武装部队将领是否须就其违法行为负刑事责任或是否违反国际人道法等问题进行辩论。比赛全程用英语进行,不仅有助于参赛队员拓展相关法律知识和理论,也有助于提高其法律写作和法庭辩论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比赛期间,来自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的刘大群法官不仅担任比赛的终审法官,还为参赛队员进行了国际法相关讲座。

法官对双方选手进行点评,并给出意见和建议。
ICRC / S. Zhang

法官对双方选手进行点评,并给出意见和建议。

第七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获奖名单详情如下:

  • 冠军:上海交通大学
  • 亚军:中国人民大学
  • 季军:华东政法大学
  • 最佳选手(决赛):林雨欣(中国人民大学)
  • 最佳选手(初赛):张巍,Nathan Fischler (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 最佳选手第二名(初赛):Lam Wing Yan Adrienne (北京大学)
  • 最佳检察官诉状: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 检察官诉状第二名:厦门大学
  • 最佳辩护状: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 最佳辩护状第二名:外交学院
  • 获得比赛前八名的代表队还有: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北大国际法学院

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
新闻官员:张双峰
电话:+86 10 853232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