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1939年:在危机中巩固发展
13-05-2010 综述
1914年到1918年战场上的血腥杀戮本应成为冲突的终结篇。公众对血流成河的场面感到极为恐慌,战争似乎已无立足之地。但事态的发展很快打破了这一过于理想化的想法。战争暴力不但远没有消失,反而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出现之时变得更为野蛮。世界对人道原则越来越冷漠,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必须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自我。
虽然人们做出了种种最乐观的预测,但“结束一切战争之战争”的论断并不意味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使命的终结。事实上,该组织参与到一系列新活动中,这些活动或者是独立开展的,或者是与成立于1919年的红十字会联盟合作开展的。
在战争结束后接踵而来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动荡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以下地区开展工作:在中欧,粮食短缺、斑疹伤寒症使本已脆弱的人们不堪一击;在俄罗斯,该组织参与了为饥荒受害者开展的大型国际赈济行动;在被占领的鲁尔区;在上西里西亚地区,人们需要该组织作为中立协调者开展工作;在希腊和土耳其,该组织帮助因两国之间的冲突而流离失所的人。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也继续在当局允许其开展活动的地方为因政治原因被拘留之人开展工作,其中包括黑山、爱尔兰、波兰和立陶宛。在阿道夫•希特勒掌权之后,该组织也对德国集中营进行了两次探视。
世界各地
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活动受益人数增加的同时,该组织工作的地理区域也越来越广。1932年以及1937到1938年间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使该组织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作。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之间爆发的血腥的查科战争期间,该组织首次涉足拉丁美洲。并且,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遭受墨索里尼部队侵略的埃塞俄比亚派出了两名代表。当意大利空军使用芥子气并轰炸医院时,他们只能无助地在一旁观望。
埃塞俄比亚的经历似乎预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面战斗展开的方式。一些交战国有机会在因骨肉相残的暴力而四分五裂的西班牙一试身手。在三年的西班牙内战期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目睹了很多冲突,这些冲突的残暴反映出战斗员意识形态的残忍之处。
人道法的传播
当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并不希望战乱频仍,但该组织无力缓解战争对受难者的影响。在该组织的倡议下,人道法的保护对象在1929年扩展到了战俘,这些人因此得到了正规成文的国际公约的保护。该组织还试图确保某些平民得到类似保护,但却未能成功。这个法律空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了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