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独行快 众行远

——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走过第十三个初冬

2019年11月23日,在西北政法大学诚意楼的一间间教室里,威严的法官们身着法袍,正襟危坐,不时发问,然后或蹙起眉头,或满意一笑。而站在法官面前的辩手则引经据典,慷慨陈词,不时通过眼神与法官交流,坐在一旁的队友则凝神倾听,偶尔挥笔记下要点。在古都西安这座中国最早成立的政法院校里,第十三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自2007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举办第一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以来,这项赛事已经走过了十三个初冬。从北京、武汉、上海、长春到厦门、广州和西安,参赛队伍的数量也从最初的8支增长到38支,这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国际人道法在中国的长足发展。

2019年11月24日,第十三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决赛在西北政法大学举行。决赛法官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潘俊武教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葛慈女士、澳门大学教授斯坦·伊德里斯·费尔赫芬、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世彦教授和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志鹏。CC BY-NC-ND / ICRC / XIANG Yongtao

兴趣是开启新世界的万能钥匙

作为模拟法庭竞赛的资深教练,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乔一夫(Joseph Pratt)老师可谓战功赫赫。今年3月,他带领北京大学代表队在香港一举夺得第十七届亚太地区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的冠军,这是内地大学首次在这一赛事中夺冠。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大学代表队还曾在2016和2018年两次夺得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国内赛的冠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被问到所向披靡的秘诀时,乔一夫表示,在招募模拟法庭竞赛队员时,他的第一个要求不是具有模拟法庭经验或相关法律知识,而是对国际法前沿问题的热情和兴趣。

"如果学生们能够享受备赛和参赛的过程,那么他们一定会有上佳的表现。兴趣是一把钥匙,帮他们打开新学科的大门,兴趣也给他们巨大的动力,让他们向海绵一样吸收养分,而且始终乐在其中。"乔一夫说。

11月24日,半决赛后,北京大学代表队和吉林大学代表队与法官们合影。前排法官从左至右依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柳华文教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部主管玛格丽特女士和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伟教授。CC BY-NC-ND / ICRC / SUN Yifei


说起兴趣的重要性,复旦大学代表队的教练陆志安博士也深有同感。

"参加模拟法庭竞赛激发了学生们对相关领域的兴趣,给了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这是最令我感到欣慰的事情,"陆志安博士骄傲地展示着学生给他传的"小纸条"。原来通过参加这次竞赛,其中一名学生对模拟法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立志成为国际刑事法院的律师。

合作是走得更远的坚实基础

兴趣只是第一步,团队能否走得更远则取决于合作精神。

"最终胜出队伍的队员往往都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来自澳门大学的斯坦·伊德里斯·费尔赫芬教授是本届决赛的主审法官。他自2014年以来一直担任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国内赛的法官。

"例如,如果第一辩手未能完美地回答法官的提问,第二辩手在做自己的陈述之前会补充缺失的答案。另外,虽然上场的辩手只有两名,但场下的研究员能否做好调研,资料准备是否充分,都会影响场上辩手的表现。"

沈阳师范大学的第一辩手王子依(右)表示:这是他们学校第一次参加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希望能在比赛中展示自己、开拓眼界。CC BY-NC-ND / ICRC / SUN Yifei

团队合作不仅限于参加比赛的辩手和研究员,备赛过程本身也充满各种合作。北京大学为此专门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模拟法庭培训系统。

"从大一开始,北大就会开设模拟法庭课,通过系统的培训让学生们了解法律文书的撰写要点,掌握重要的庭辩技巧,训练他们敏锐的法律思维。而且还聘请相关国际法领域的校友为学生们举办讲座,同时邀请参加过模拟法庭竞赛的学长陪学生们进行模拟演练。" 乔一夫说。
与校友、学长的通力合作为参赛队伍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这才是北大代表队能够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心态是高手过招的制胜法宝

庭辩现场是最考验选手抗压能力的地方,无论事先准备得如何充分,如果不能在现场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往往庭辩表现会有失水准。对于这一点,资深法官费尔赫芬教授给选手的建议是,不要把法官的提问当作刁难,而要当作一个机会,一个展现自己庭辩技巧和知识储备的机会。

"在准备阶段,你可以假设遇到了世界上最糟糕、最严苛的法官,他会对你的每个论点提出异议,那么你要如何应对?当你做了如此充分的准备,在现场应对法官的提问就将变得轻松自如。"

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和教练的心态同样重要,对学生充分的信任往往能够激发他们的巨大潜力。

苏州大学代表队的教练是去年的队员。"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他又有了不同的收获,"指导老师何驰说:"应该放手让学生们去做,给他们充分发挥自主性的机会,给他们在锻炼中成长的机会。"

Image
西北政法大学的60名学生为此次竞赛提供了志愿服务。

西北政法大学的60名学生为此次竞赛提供了志愿服务。CC BY-NC-ND / ICRC / SUN Yifei

成长是历经风雨后的绚丽彩虹

十三年来,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一直在不断成长,除了参赛队伍数量的扩大,出庭法官普遍反应选手们已具备国际人道法基本知识,对其基本原则的掌握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用英语进行陈述辩论方面也有显著提高。好的起点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国际人道法在中国的发展而言,模拟法庭竞赛正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选手们有失落和挫败,也有喜悦和进步。从初赛到决赛,已经能够看到选手们的成长,正如来自吉林大学的辩手李可和吴寅飞所说:如果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弱点,这将成为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如果获得了期望的荣誉,我们就有了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进发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