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暑期教师研讨班见证中国学者在国际人道法领域的成长

2019-08-27

从东门走入北京大学的校园,望到博雅塔尖之后,再向北走一小段路就能看到印尼华人廖凯原先生捐资建造的凯原楼,这里正是北大法学院的所在地。8月25日,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与人道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九届国际人道法暑期教师研讨班在此拉开了帷幕。

在最初几届暑期班中,授课学者大多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从总部日内瓦聘请的国际人道法专家,但随着国际人道法在中国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走上了暑期班的讲台,而今年在主讲的八位专家中,中国学者已经占据了五席。更加令人振奋的是,其中两位中国学者还曾经是暑期班的学员。他们一路从学员成长为讲师,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国际人道法教学与研究在国内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葛慈与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与人道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白桂梅教授互换礼物。CC BY-NC-ND / ICRC / Yongtao XIANG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葛慈介绍说:"东亚地区代表处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举办多种活动向中国学界推广国际人道法,每年的暑期教师研讨班是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

"我们2011年举办了首届暑期班。"负责这届暑期班组织工作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顾问刘欣燕博士感叹道:"这九个年头不仅见证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人员孜孜不倦大力推广国际人道法的身影,也见证了中国学者在国际人道法领域的成长和蜕变。"

一本书结下的不解之缘

"当时,我还在北大法学院念书,正在纠结如何选择自己将来的研究方向,"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副院长朱利江博士讲起自己从事国际人道法研究的历程便开始滔滔不绝:"那天在图书馆学习时,我发现了一本国际人道法著作,就那么安静地躺在书架上,仿佛在等待某个人去发现它。当时国内研究国际人道法的学者很少,这对于我而言,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随着2005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的成立,朱利江教授与国际人道法的缘分日益深厚。他不但参与了多部国际人道法出版物的翻译校对工作,还十次带队出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办的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国内赛,五金二银二铜的成绩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教练"。

在学术研究领域,朱利江教授一直以勤奋著称,他撰写教材、在中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亲历亲为地运营着一个公众号,第一时间将国际刑事法院等国外权威机构的判决进行总结分析,向学生和同行传递国际法领域的最新发展。

"一个英文判决可能有两、三百页,摘要也有几十页。"朱利江教授坦诚地说:"偶尔我也会有偷懒的念头,但总是转念一想:还是再坚持一下吧!"

朱利江教授 "再坚持一下"的动力源于热爱!CC BY-NC-ND / ICRC / Yongtao XIANG

发出自己的声音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学习国际人道法走上教学岗位。

本届暑期班共有41名学员,其中有超过60%的学员并不是第一次参加暑期班。

南开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贾卓威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暑期班了。第一次参加暑期班时他还在中国政法大学学习,如今他已经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

"现在作为老师来参加暑期班,也会关注国际人道法的教学问题,而这期暑期班就有探索教学法的环节,我相信这对于老师们回到自己的高校,设立、教授国际人道法相关课程是大有裨益的。"

每期暑期班都会探讨不同的热点问题,而且热点问题的选择始终与时俱进,例如无人机、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国际人道法的影响等等,这也是吸引他多次参加暑期班的原因之一。

"能够与同行和专家们探讨这些热点问题,是我在暑期班最大的收获之一。"

参加第九届国际人道法暑期教师研讨班的专家与学员合影。CC BY-NC-ND / ICRC / Yongtao XIANG

"希望通过暑期班的学习,能有更多中国学者在国际人道法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天津大学法学院国际法讲师王蕾凡的话引起了很多学员的共鸣。

对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的何驰来说,国际人道法是一部西方逻辑和哲学主导的法律,而且中国也缺少这方面的实践。

"中国学者应改变被动'接受者'的状态,成为国际人道法的积极'塑造者',广泛参与国际人道法的讨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

作为国际人道法的"捍卫者 ",在世界各国高校及学术机构中传播国际人道法并促进与人道法相关的研究始终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130多个国家与学术机构开展合作,推动国际人道法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暑期班已经成为研讨、交流国际人道法的重要学术平台,而且中国的国际人道法教学研究也已取得巨大进步,但国际人道法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如今,暑期班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兴趣,不仅有专业人士的积极参与,包括对国际人道法已经有一定了解的高校教师,还吸引了来自红十字运动和其他国际组织的非法律专业人士。

对于主办方来说,这种积极参与是他们所乐见的,但如何平衡学员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成为一大挑战。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部主管玛格丽塔·阿斯卡尼奥女士主持破冰活动。CC BY-NC-ND / ICRC / Yongtao XIANG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部主管玛格丽塔·阿斯卡尼奥对暑期班的发展充满期待。"希望暑期研讨班的持续开展,能够鼓励中国学者在国际人道法研究领域深耕细作,也希望国际人道法课程能够在包括军事院校在内的更多中国高校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