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安慰 !

八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在京郊顺义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中心,一场特殊的"救援行动"在如火如荼地上演。

"奔跑吧!红十字救援队!"

"7月26日,B市某区由于地震引发泥石流,现场有人员死伤。作为距离事故发生地最近的救援单位,根据政府救灾指挥部指令,红十字救援队需立刻抵达现场进行救援,并将死难者遗体运往指定医院存放。"

接到指令后,救援队迅速集结前往事发地点。调查组经过勘察后向指挥人员进行了现场情况汇报,后勤组立即为队员分发了物资和设备。

勘察人员进入后,现场拦起了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

13分钟后,救援组进入事发地区。现场共发现5具遇难者"遗体"。"地震"引发交通受阻,医务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现场,为避免受难者遗体在高温条件下腐坏,或受到二次灾害的损毁,救援人员需尽快将"遗体"运出危险区。

身着防护服的队员按照拍照、测量和记录等程序有条不紊地对现场"遗体"和散落的物品进行处理。每件"残肢",每样物品都被仔细地编号后系上标签,以备后续处理。

闻讯而来的"家属"匆匆赶来,希望进入现场找寻失踪的亲人。工作人员将其带入指定的接待地点,耐心细致地劝导,并详细地记录下其本人联系方式和失踪亲属的个人信息。

头顶炎炎烈日,身上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大家很快便被捂得汗流浃背。为确保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后勤组迅速送上补给。

经过半个小时的现场初步处理,救援队将遗体和残骸分别装入裹尸袋后,迅速搬离事发地,运往指定地点。

第一反应者的重要性

这场模拟演练是对参与中国红十字会救援队遗体处理培训班的学员们的一次"大考"。

此次遗体处理培训班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中心承办,共有三十多名来自国家级和各省市的红十字搜救队及应急总医院的救援队队员参加。

提到遗体处理,大部分人会觉得这是法医或者医务人员的工作;然而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发生后,最先接触到遗体的往往是救援人员或当地民众。

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和海啸造成近三十万人口死亡。面对大量出现的尸体,无论是社区民众和政府,或是救援组织都难以做出适当的处理,很多死者被草草掩埋,此后身份再难得以确认,无数人从此失去找到亲人下落的希望。

这次灾难暴露出国际社会在灾后遗体处理方面有限的应对能力,也促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合相关组织制定了工作手册和培训课程,为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的救援人员就如何在灾后进行尸体收集、基本辨认、储存和处理提供基本指导,以确保不会遗漏信息,并使死者能够得到有尊严的对待。

劳雷尔·克莱格向参训者介绍《灾后死者尸体的处理:第一反应者一线工作手册》。这本手册由来自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泛美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专家共同编写。CC BY-NC-ND / ICRC / Shanshan ZOU

作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法医专家,劳雷尔·克莱格已经组织过几十场类似的培训。除了介绍国际人道法等法律条文中对遗体处理及身份辨认的相关规定以外,她强调,在现实层面,这项工作更关系着幸存者乃至整个社区的心理康复,以及与家属相关的遗产和保险认定等问题。

"通过培训,我们希望大家能更清楚作为救援人员在遗体处理工作中扮演的角色 ,以及做好充分应对计划的重要性。"

遗体处理—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防护服和手套的佩戴有什么注意事项?对遗体拍照应从什么角度,照片如何处理?不同材质和大小的裹尸袋如何选择?带有编码的标签应分别附着在遗体和裹尸袋的什么位置?转运过程中需要填写的表格里需包含什么关键信息?这些程序和细节虽然琐碎,却都会影响到后续遗体的身份辨认和保存,以及救援者自身的安全。

CC BY-NC-ND / ICRC / Shanshan ZOU

"我们常提到遗体处理的原则是使死者能够得到有尊严的对待。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在处理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流程,尊重当地风俗,且使死者的个人隐私得到保护。"

除了讲师授课和小组讨论,为期三天的培训还通过案例分析及桌面推演等环节,系统展示了遗体管理的法律框架、原则、法医鉴定方法和一般原则、遗体回收及数据管理等核心内容,同时涵盖了心理支持、重建家庭联系等业务相关课程。

"这次培训锻炼了我们对遗体的登记、记录及转运处置的能力,这是以前我们没有接触过的。"来自山东水上救援队青岛搜救队的甄仁向介绍,他所在的救援队每年要承担八十多起搜救任务。 "中国是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通过系统地学习遗体处理的全流程,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应灾能力,使我们的救援队今后不仅仅限于尸体的搬运,而是发挥更专业更全面的作用。"

本次培训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首次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将遗体处理课程完整引入国内,并纳入《中国红十字救援队培训演练大纲》规定课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