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汶川再生档案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来自那里的影像曾经铺天盖地,我们看到过太多太多。随着时间推移,灾难的阴影逐渐散去,但对于那些有着痛苦回忆的灾难亲历者来说,他们的生活仍然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灵仍然需要抚慰。而在我们人类的内心,也许只有母性带来的希望,只有人性散发出的光辉,才能真正战胜天灾,战胜恐惧。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无数家庭因此不再完整,许多母亲失去了孩子,其中不少是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的妇女。为帮助这些家庭重建天伦,点燃生活的希望,国家人口计生委震后第一时间上报国务院,启动了地震灾区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在灾区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有子女在震灾中死亡或伤残的家庭给予再生育政策照顾,免费提供生育咨询和技术服务。这是中国政府在特殊时期以特殊的方式,对灾区群众的人道关爱。该行动为地震中有子女伤亡的父母孕育新生命带来了希望。
 
再生育一个孩子,目的是为了缓解在地震中的丧子之痛,在精神上能重新找到慰藉。因此,如何科学地实现再生育就是老百姓最大的心愿。
 
2008年7月30日,震后第78天,中国政府安排1亿元专项经费在地震灾区启动“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项目”,开始为准备再生育的夫妇发放“再生育免费服务卡”,建立再生育技术服务档案,使再生育夫妇得到及时、便捷的服务,并针对每一对夫妇的具体情况,实行个性化全程服务。
 
该项目主要从心理疏导、科学生育指导、孕前健康检查、生育力评估、终止现用避孕措施、手术保险、优生优育中医诊治、不孕相关疾病诊治、孕早中晚期相关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高危孕产妇诊治、安全分娩、孕期等方面进行全程服务与关爱。
 
2009年12月4日,四川省绵阳市404医院妇产科,在汶川大地震中丧子的王晓琴再次怀孕剖腹产下一女儿(121页图)。这是中国政府在地震灾区启动“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项目”的又一结晶。由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实施的地震灾区子女伤亡家庭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截至2009年9月30日,经过再生育全程服务,汶川地震灾区已经有2500名妇女孕育新生命,1170名婴儿健康出生。
 
中国人口报摄影记者潘松刚用影像记录的“再生育档案”,是一份特殊档案,它无声地记录着地震灾区一个个不寻常的“再生故事”。正如作者在摄影手记中陈述的那样——
 
灾难定格在“5•12”,但是感动与感悟会永远延续于我们的生命之中。回望汶川地震之后的这两年,我采访了许多汶川大地震子女伤亡家庭再生育孕妇,并为她们建立影像档案——既有泪飞如雨的哀伤,也有热泪盈眶的感动。在我的视野里,既有悲苦不堪的面容,更有挺立不屈的身影。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我赶到地震灾区,目睹了悲惨景象,更目睹了父母们失去孩子的无助与绝望。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我当时想用影像记录下这一切,但摁了几下快门后,泪水便模糊了双眼,再不忍心用镜头去刺激、伤害他们。
 
2009年春节前,一次和朋友小聚,又聊起了汶川地震,再次勾起我用镜头记录汶川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孕妇的想法。朋友们都感觉不错,纷纷出主意帮我修正思路和想法。那年春节过后,我就开始利用周末时间去四川,在成都、绵阳、德阳朋友的帮助下实施我的拍摄计划。
 
两年来,我接触到许多再生育孕妇,她们再生育之后的情绪、身体及生活状况都有了很大改变和改善。
 
绵阳市安县秀水镇柏林村的陈绍翠,在地震前她的丈夫因直肠癌做过大手术,地震又夺去了他们唯一的女儿,双重打击让她对未来近乎绝望。经人口计生部门的同志多次安慰相劝,她才逐渐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2009年2月,我见到她时,虽已怀孕,可仍忧心忡忡。几个月过后,当她抱着新生儿子,从新房里走出来迎接我们的时候,她早已没有往昔的愁容,而是笑容满面。她80多岁的公公一看到小孙儿就乐得合不拢嘴,她丈夫望着襁褓里的儿子激动地说:“这就是我的希望啊!”很多再孕育新生儿的母亲和陈绍翠一样,都经历了从悲痛到渐渐走出丧子哀伤的转变。
 
到绵竹市汉旺镇凌法村拍摄时,我见到了廖昌会。新房盖起,女儿出生,这让廖昌会在经历灾难之后有了新希望。“我儿子非常听话,成绩又好,本来再有一年就考大学了,可是地震……”娃儿走了,她 与丈夫躲在帐篷里整日以泪洗面。这期间,许多志愿者都来安慰她,她决定为这些远方的亲人做些事情—她来到安置点伙食班,成为一名志愿者。在这样的融入中,她感受到了温暖,并有了重新生活下去的信心。
 
地震后,我认识了什邡市湔底镇双流村计生专干方远凤。一年间,方远凤从失去爱女的痛苦中逐渐解脱出来,她的脸上已看不到当初的憔悴。这位坚强的女性在临产的当天上午,还挺着大肚子到再生育对象家里做工作。一个小生命的诞生,让方远凤焕发出新的光彩。她家已从村里搬到了什邡市城区,100多平方米的房屋装修一新。对于今后的日子,方远凤其实有着更细致的打算。她说,选择在城区购买房子,就是考虑到今后孩子的教育。
 
地震让许多人经历了一场噩梦,梦醒之后,人们还要重拾生活的信心。就像现在住在北川县擂鼓镇的板房里,满怀希望等待孩子出生的刘文竹说的那样:“大家给了我们这么多帮助,我们一定好好奋斗,雄起还要靠自己……”
 
在观者和摄影评论家的眼中,潘松刚的这些影像更多的可以透过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两方面来解读其本质内容所在,正如《中国青年报》图片编辑赵青所评述的——
 
这是一些复杂的照片。无论是直视镜头的被摄女性,说服自己可以按下快门的摄影师,还是阅读这些照片的受众,他们恐怕都会被一种复杂和矛盾的情绪所裹胁。从构思到拍摄,从生产到观看,这种因复杂而生的冲突,因矛盾而生的反差,从始至终都存在着。于是,这些照片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内容:天崩地裂大灾大难后的平静,面对死亡却孕育新生命带来的希望,柔弱平凡的女人们展示出的坚强和伟大……尽管仍然生活在废墟和板房区,但照片中的这些母亲却美丽而有尊严,这种透着忧伤的凄美和宁静让人感动。
 
在这种复杂而敏感的影像生产过程中,细心的读者肯定会担心,这些曾受过巨大创伤的被摄母亲是否会在拍摄时受到新的心理伤害?按理说,一位女摄影师恐怕更适合进行这个专题的拍摄。但男摄影师潘松刚供职于国家人口计生委下的《中国人口报》,他在此方面多年的拍摄经验,以及人口计生部门对这些震后再生孕妇持续帮助所赢得的信任,都有助于消除镜头前后的紧张关系。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来自那里的影像曾经铺天盖地,我们看到过太多太多。潘松刚的这次视觉记录,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恐怕并非要给别人展示这些忧伤的面容和眼神,其具有强烈反差和象征性的主观表达才更让人印象深刻。随着时间推移,灾难的阴影逐渐散去,但对于那些有着痛苦回忆的灾难亲历者来说,他们的生活仍然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灵仍然需要抚慰。而在我们人类的内心,也许只有母性带来的希望,只有人性散发出的光辉,才能真正战胜天灾,战胜恐惧。这恐怕才是作者最希望表达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