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国民大学2014年首次参加让-皮克泰竞赛

07-04-2014 特别报道

来自29个国家的48支队伍参加了2014年让-皮克泰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参赛队伍之中,有一支来自马来西亚国民大学,他们首次参赛。这次比赛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学习和提高的经历。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的队伍中包含政治学专业的纳杰瓦•法拉哈赫•纳兹里(Najwa Farahah Nazri)和艾哈迈德•阿米尔•阿兹法尔(Ahmad Amir Azfar),以及法学专业的肖伟祥(Saw Wei Siang)。这几名学生将竞赛视为磨练技能的机会,并将自己对国际关系和国际人道法的理解运用于竞赛环境中。纳杰瓦的最终目标就是在人道领域中工作,他认为参加此次竞赛可以有助于了解武装冲突的实际影响。同时,肖伟祥现在正在参加一个军官训练项目,他认为通过参赛可以更好地了解在真实场景中应用国际人道法规则的复杂性。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法学院的模拟法庭项目协调员维特布罗特(Witbrodt)博士解释道:“参加这个竞赛的准备工作跟我们以往经历过的完全不一样。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竞赛委员会发来的所有资料,还必须对国际关系和国际人道法的现有知识做更多的研究。”

极具挑战的竞赛形式

2月28日,队伍提前一天抵达葡萄牙的辛特拉(Sintra),准备投入为期一周的竞赛。竞赛的形式要求各团队参加研讨会、每日测验、角色扮演和解决问题评估。让-皮克泰委员会任命的评审团成员负责根据每支队伍所取得的成绩评估他们的表现。

艾哈迈德•阿米尔•阿兹法尔评论道:“这种形式的竞赛让我收获良多。”作为一名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他熟知政治理论,但本次竞赛帮助他进一步了解到在实际框架中进行国际谈判和宣传的复杂性。他还说:“向冲突局势中的各方基于政治利益进行宣传,同时遵守国际法律规范,这真的非常具有挑战性。”

虽然他们没有进入最后一轮竞赛,但所有成员都一致认为此次经历已大大超乎所料。竞赛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区的参赛选手提供一次互相交流的机会,大家可以在充满友谊和理解的气氛中就各种国际热点问题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

纳杰瓦总结道:“对于参赛队来说,这的确是一次独一无二且收获颇丰的经历。当然,如果没有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吉隆坡地区代表处、马修•维特布罗特博士以及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法学院和政治学院等多方支持,我们不可能获得这样的经历。”

照片

肖伟祥、纳瓦杰和艾哈迈德准备面对评审。 

肖伟祥、纳瓦杰和艾哈迈德准备面对评审。
© ICRC / Saw Wei Siang

比赛开始!马来西亚队面对评审团而坐,对阵敌手。 

比赛开始!马来西亚队面对评审团而坐,对阵敌手。
© ICRC / Saw Wei Siang

来自29个国家的队伍共聚葡萄牙辛特拉,参加本年度的让-皮克泰模拟法庭竞赛。 

来自29个国家的队伍共聚葡萄牙辛特拉,参加本年度的让-皮克泰模拟法庭竞赛。
© ICRC / Saw Wei 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