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背景下疫情应对的六大主要经验教训

联合国安理会“疫情与安全”公开辩论会上的讲话

2020-07-02
人道背景下疫情应对的六大主要经验教训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

尊敬的主席,各位阁下:感谢为我提供此次发言机会。

面对疫情,冲突地带的问题最为棘手。那里的社区民众本就水深火热,再遭受任何冲击,都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亲眼见证了新冠肺炎疫情波及经济,又进而使总体局势更加脆弱——人道需求激增;暴力及冲突的影响更加突出;污名化现象愈发严重,令人警醒;全球贫困加剧;多地动荡不安,矛盾激化;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出现倒退。

这就是我们要开展抗疫工作的环境:局势复杂,又极为脆弱。显然,我们不能仅仅将疫情视作医疗卫生问题。

实际情况是,要开展抗疫工作,必须首先有支持医疗卫生系统、社会支持和人道行动的政治环境;既要应对紧急需求,又要兼顾发展需要;冲突交战方的行为还应有重大改变。

毫无疑问,疫情正在改变人道工作。我们已经了解到的是需求规模很大,而且还在不断增长:根据我们的法律分析,全球目前约有100场武装冲突,共计60个国家和100多个非国家武装团体参战。这表明,近几十年来,性质明确的冲突在稳定增长。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正在从新冠肺炎疫情对各个冲突所造成的影响中吸取教训,并总结以往应对埃博拉、霍乱及结核病等传染病的经验。今天,我要向大家提出人道背景下疫情应对的六大经验教训。

第一,国际人道法必须得到更好的尊重,以保护平民及民用基础设施免于受到未来多重冲击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流行病。

国际人道法遭到违反,会导致城市遭炮火摧毁,大批民众流离失所,这都将严重干扰抗疫工作。

如果一国的医疗服务已遭战火摧毁,那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该国基本无力救治患者,也无法遏制病毒的扩散。急诊室死亡率激增。针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各类攻击,包括网络攻击,仍然势头不减。

医务人员和人道工作者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坚守的底线,必须得到保护。无论是发表立场,做出承诺,还是安理会通过的第2286号等决议,如果没有在一线得到落实,产生真正的改变,一切都是空谈。

必须要对能够影响、操控冲突方的人员施加积极影响,这是优先要务。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正在履行自身职责,为全球数百万医务人员提供建议,帮助他们在战争与暴力局势期间采取防护措施、对抗污名化现象,并持续提供中立公正的服务。

第二,所有有需要的民众必须得到援助和保护,不得威胁进行政治化,不得进行操纵。

根据国际人道法,公正的人道援助不得附带任何条件,不得拒绝向所谓的"敌方"团体派发物资。采取应对行动唯一合理的依据就是民众的需求。

散布错误信息,只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有可能会引发骚乱与动荡。如果说今天,派发稀缺的医疗物资和防护用品造成暴力事件爆发,那么明天,在提供新冠肺炎疫苗时不遵循公正原则,就可能使社区陷入混乱。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已与联合国秘书长共同发声,呼吁研发人民的疫苗,确保人人都得到接种。一旦疫苗上市,在提供疫苗时秉承平等公正的原则就至关重要。我们正与各国政府、数百万红十字与红新月工作人员及其他人道工作者共同努力,帮助缓解可能出现的高度危险局势。

第三,应对工作必须放眼长远,不可只关注医疗需求,还要减轻疫情所造成的大范围次生影响。

疫情应对工作切不可简化为发放口罩,或仅限于急诊室。

社区需要应对措施,抵御多个层面的脆弱局势。民众需要医疗和环境卫生系统继续运作,能够得到社会保障,有生计来源。

我们没有任何捷径可循,但在民众面临冲突与疾病的双重打击时,采取因地制宜的循证方法,将能够在迫切控制疫情与减轻次生影响之间取得平衡。

我建议不要将应对行动区分为人道应对行动和发展应对行动,而是必须要同步开展紧急应对和长期应对,既进行预防,又帮助复原。这是可以实现的。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看到,各方日益认识到在疫情期间,拘留场所或流离失所营地等场所中不人道的居住条件可能会有致命风险,不仅危及相关人员,还会影响收容社区。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50多个国家的拘留当局合作,巩固拘留场所的医疗卫生与个人卫生措施。我们此前已经见证了此类措施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有效阻止了霍乱和埃博拉病毒在拘留场所传播。

通过应对医疗卫生需求,可以长期改善不人道的居住条件,并消除社区不断激化的矛盾。在过去几个月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已经向当局就拘留场所条件递交了200多份机密报告,提出系统性的改善建议,涉及医疗、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服务、过度拥挤、家庭联系、虐待和司法程序等领域。许多当局积极回应了我们的建议,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其安全环境不致恶化,我们高度赞赏这些当局的做法。

第四,设立应对行动时,必须将最为弱势的社区及边缘化社区民众纳入援助对象范围。只有每个人的安全都得到保障,大家才能免受疫情影响。

某些群体会受到疫情更为严重的影响。我们必须确保关注度较低的群体和难以发声的群体都能得到援助。例如:流离失所者、非正规领域的工作人员、非国家武装团体控制区的民众、被拘留者、残疾人、老人、少数民族、妇女和女童,以及性少数群体和性别少数群体。

我们必须审视总体需求情况,而不能以抗疫行动代替、抵消其他应对行动。战伤者、慢性病患者仍需得到治疗;心理健康方面及性暴力受害者的需求大幅增长,必须加大行动力度。生计援助及其他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预防措施,必须加以强化。如果不这样做,将助长排斥、暴力及冲突的循环。

第五,我们必须积极预防平民所受保护出现倒退的趋势。

政府不得利用疫情树立严苛的先例,这会削弱国际人道法与国际人权法。所有为了抗击、遏制疫情而采取的例外措施必须仅适用于特殊时期,不加歧视,且与公共卫生需求情况相匹配。

我们敦促各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广泛地推行为人道工作者施以豁免的良好实践。人道组织已做好准备,履行自身职责,并在工作时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考虑到暴力和冲突地区普遍充满怀疑,矛盾较为激烈,各国需要尤其警觉,确保限制武力使用的法规得到贯彻落实。这项工作需长抓不懈,以确保行为守则和相关培训已经到位,并对安全部队进行严格的监督。必须设立制衡机制,从而防止滥用封锁措施或

大规模数据收集等应急措施控制某个人群,防止这种做法降低民众对医疗卫生措施的信任度。当前对人道准入的临时限制不得转变为永久限制。

第六,只有得到社区信任,并让社区参与,应对行动才能取得成效。

全球的新冠肺炎应对行动将会彻底颠覆政府与国民之间的信任。在最后关头才提供救治,只会徒劳无功。即使是在受冲突影响的环境中,地方当局通过聆听社区民众的需求,并保证开展工作时公开透明,也能建立信任。

反应者也需要得到信任,污名化现象需要加以抵制。在一些有争议的地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及其现有的社区网络就是为数不多的反应者之一。

中立、公正的人道行动能够确保获得前线两侧民众及当局的信任,并走完所谓提供服务的"最后一英里"。这是无可替代的。

要取得信任,我们可以倾听社区的疾苦,践行承诺,并与地方领导人、信仰组织以及宗教领袖进行交流与合作。在抗疫一线,医疗与安全交汇融合,息息相关,这并非政治辩论问题,而是非常简单、且经过验证的真相。

各位同事,即使是在这样动荡的时期,我们也具备相关知识和相应经验教训,能够应对新冠肺炎。我们可以采取大量行动——无论是在安理会,还是安理会之外:

联合国安理会第2532号决议得到通过,给予了我们重新开始的机会,我们要将决议中达成的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加强合作,保护平民。

我们是有选择的——我们可以选择尊重停火协议;加大外交层面的工作力度促成停火;给予人道准入,便利通行;遵守国际人道法;为第一反应者和地方社区提供空间。

你能否做出选择,保护人们日后免受医疗卫生危机的影响,这关乎全球数百万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