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道法与政策相关议题与讨论

战争遗留爆炸物

每年都有大量平民因战争遗留爆炸物而伤亡。战争遗留爆炸物是指冲突之后遗留的炮弹、手榴弹和炸弹等未爆炸弹药。2003年,国际社会通过了一个条约,旨在减少这些武器造成的苦难并援助受影响社区。

ICRC explosive ordnance disposal staff inspect an unexploded ordnance near a military checkpoint in Amara, Libya.

战争遗留爆炸物与国际人道法

武装冲突过后,战场上往往到处散落着爆炸性的遗留物。这类遗留物大多仍具有危险性,尤以战斗员留下的武器储备和已经发射但却未按预期爆炸的爆炸性弹药最为危险。

对战乱国家的平民和社区而言,这些武器的存在意味着持续的威胁。许多无辜平民因触动或不小心接触战争遗留爆炸物而丧命或肢体残疾。这些武器还阻碍重建工作,并威胁民众的生计。在这些武器得到清理之前,房屋、医院和学校无法进行重建,受污染的土地也无法进行耕种。 

当地社区往往没有办法独立应对这一问题。大多数社区不具备安全清理战争遗留爆炸物的技术能力和人力物力,也没有资源来应对受害者在心理、医疗和康复方面的需求。

今天,全球仍有数以亿计的战争遗留爆炸物,殃及80多个国家。一些国家已经应对这个问题长达数十年之久。例如,波兰清理了两次世界大战留下的约1亿枚战争遗留爆炸物;老挝仍需清理1975年结束的印度支那战争留下的数千万枚战争遗留爆炸物;更近一些的冲突,如阿富汗、伊拉克和苏丹的冲突,也产生了数量巨大的战争遗留爆炸物。 

对于减少战争遗留爆炸物造成的人类苦难并为受影响社区提供援助,各国已采取多项重要措施。2003年11月,1980年《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缔约国通过了《战争遗留爆炸物议定书》,这标志着旨在终止未爆炸和废弃弹药所造成苦难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步。 

该议定书要求冲突各方在敌对行动结束后立即清理其控制领土上的战争遗留爆炸物,还要求他们为虽不在其控制下但因其曾开展的行动而留有爆炸物的地方在清除战争遗留爆炸物方面提供技术、物资和经济援助。 

一个国家要清除所有战争遗留爆炸物可能需要花费多年时间,因此必须采取做标记、设置围栏以及为当地社区开展危险防范教育等措施来保护平民。如果有能力,各国还必须为受害者的护理和康复提供援助。

为了便于实施这些措施,议定书要求冲突各方记录他们在冲突期间所使用爆炸物的相关信息,并且在战斗结束后立即与其他各方和排雷组织分享这些信息。在过去,信息不足往往导致处理战争遗留爆炸物的工作进度缓慢。 

这部议定书是一项重大进步,为在仍存留战争遗留爆炸物的地区促进迅速开展应对工作提供了重要框架。如各国均遵守该议定书,并充分实施其规定,平民的安全状况将会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