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集束弹药禁令危及平民生命并侵蚀国际人道法

立陶宛史无前例地宣布退出《集束弹药公约》且自今日生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对此深表遗憾。在冲突地区,集束弹药造成平民伤亡,破坏民宅、医院和学校,还留下了大量未爆炸子弹药,形成长期致命威胁。在任何军队的武器库中重新引入集束弹药都将加剧这一风险。退出任何国际人道法条约都会侵蚀战争中挽救生命的人道保护,并破坏国际法的体系。
集束弹药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接受的。此类武器会在几千平方米的范围内散射大量爆炸性子弹药,其中许多弹药的打击范围远远超出了预期目标区域。此外,子弹药常常未能引爆,从而成为致命的未爆炸弹药,污染城市街区、森林和农田。
在过去几十年中,无论是阿富汗、也门,还是老挝、黎巴嫩,几乎在每一个使用过集束弹药的国家和地区,平民都在战斗期间以及军事行动结束后遭受了沉重打击。集束弹药遗留爆炸物对所有人构成重大威胁,无论是在民宅废墟中四处翻找的城市居民,还是在田间放牧的牧民。这些爆炸物的存在使流离失所家庭难以安全返乡,使民众无法就医求学,还阻碍道路、水泵、电厂等关键基础设施的重建。
儿童尤其易受未爆炸子弹药的伤害。这些小型爆炸装置有时外表鲜艳并配有缎带,看似颇具诱惑的玩具,但实际上稍有扰动便可能引爆,夺去儿童的生命。即便幸存,许多受害儿童也需经历漫长的康复过程,其中一些人终生再也无法行走。根据最新的《集束弹药监测报告》,“2023年,集束弹药遗留物造成的伤亡人员中近半数(47%)为儿童”。
清除未爆炸子弹药既危险又困难。每年,为了清除这些极其敏感的爆炸物以减少威胁,都有工作人员被炸残甚至丧生。要使社区再度恢复安全状态,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波黑直到两年前才正式宣布国内集束弹药清除完毕,而此时距离波黑战争结束已近30年。如今,由于交战各方仍在使用集束弹药,包括在俄乌武装冲突中,平民仍在付出沉重的代价。
为彻底终止这类可怕武器所带来的痛苦和伤亡,124个国家签署了《集束弹药公约》,至今仍有123个国家受其约束。该公约于2008年通过,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集束弹药。作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道条约,它帮助挽救了无数生命。缔约国已销毁了100多万库存的集束弹药,并清理了大片受污染的土地,使其得以安全交还社区用于生产活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及更广泛的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长期以来一直支持集束弹药禁令。红十字与红新月志愿者及工作人员在努力预防事故并援助幸存者时,亲眼目睹了此类武器造成的可怕影响。
立陶宛退出《集束弹药公约》是史无前例的,此前从未有国家宣布退出全球人道条约。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对立陶宛未曾注意2024年9月缔约国发出的呼吁深表遗憾,敦促立陶宛重新考虑其决定。
随着地缘政治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担忧以国家安全为由退出国际社会对造成不可接受伤害的武器艰难达成的限制条约或将削弱国际人道法。安全局势在不断演变,但使用集束弹药、杀伤人员地雷和其他恐怖武器所造成的可怕的人类代价却从未改变。
正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米里亚娜·斯波利亚里茨所言:“国际人道法并非为充满希望的和平时期而制定,而是为武装冲突肆虐、民众陷入危难的人类至暗时刻而制定。”
退出任何人道条约都会削弱战争受害者所享有的法律保护。所有国家都有责任捍卫和加强旨在减轻战争可怕后果的国际规范。为了维护人道,即使在武装冲突时期,我们也仍须共同努力,强化保护弱势群体的人道框架。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呼吁《集束弹药公约》缔约国:
- 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现无集束弹药的世界,并履行承诺,谴责任何缔约国使用集束弹药的行为。
呼吁所有国家:
- 不退出或规避《集束弹药公约》或任何人道条约,而要加快条约的普遍加入。
- 公开重申战争中人道限制的价值,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国际人道法的尊重。
- 提升公众对裁军和国际人道法如何拯救生命的认识,并增进对削弱其保护所带来风险的理解。
关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一个中立、公正和独立的组织,其特有的人道使命源自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通常携手其红十字和红新月的合作伙伴,帮助世界各地受武装冲突和其他暴力影响之人,竭尽所能保护他们的生命与尊严,并减轻他们的苦难。
如欲获得更多信息,请联系: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
新闻官员:张双峰
电话:+86 10 85328507
邮箱:szhang@icrc.org
Aurélie LACHANT, ICRC Geneva, tel: +41 79 731 04 03, email: alachant@icrc.org
如欲了解更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关于集束弹药的信息,请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