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伤人员地雷及其长期后果
兵戈既停,战争乃止。但即使在战争结束后,杀伤人员地雷仍在继续造成人员死亡或伤残。承受这一可怕后果的主要是平民。
杀伤人员地雷存在长期遗留影响,仍在造成伤亡与苦难。触踏地雷通常会造成一人或多人伤亡,往往是儿童,并对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终身后果。地雷污染使大片土地无法得到利用,破坏粮食生产和民众生计。使用杀伤人员地雷对社区和国家的后果通常要持续数十年之久。
因此,国际社会于1997年通过了《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来禁止这些武器的使用、生产、储存和转让并要求采取行动以防止和应对杀伤人员地雷的长期影响。
禁止杀伤人员地雷运动是过去30年最主要的人道倡议之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各国政府、国际禁止地雷运动和联合国一道,支持全面禁止杀伤人员地雷的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对此,通过《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是各国对该运动的回应——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公约必须得到执行。
在《公约》通过20多年后的今天,禁止杀伤人员地雷运动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特别是在清除遗留在地下的地雷和减轻伤者及其家庭的苦难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加入了《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各国再次使用地雷的情况已十分罕见,非《公约》缔约国也不例外。直到最近,每年新增的地雷和战争遗留爆炸物所致伤亡人数都在稳步下降。但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由于目前一些处于武装冲突中的国家出现了使用简易地雷的行为。其结果是,在受地雷和战争遗留爆炸物影响的56个国家和地区,过去冲突的长期影响和当前的武装冲突每年都会造成数以千计的人员伤亡。
因地雷和其他战争遗留爆炸物致伤的人通常需要终身护理。《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要求缔约国承诺向数十万地雷受害者提供帮助——大多数受害者所在国的医疗和康复设施极为有限。尽管将受害者援助纳入《公约》是一项重大成就,然而其进展仍十分缓慢。虽然缔约国在数据收集和深入了解受害者需求方面的能力普遍有所提高,但许多国家并未制定受害者援助的国家计划,为偏远地区的民众提供有关服务仍然是一项挑战。因此,许多幸存者的生活状况、获得医疗服务、假肢康复、心理支持、社会服务、教育和就业的情况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同时,《公约》还为缔约国设定了10年内清除其境内地雷的明确目标。自《公约》通过以来,已有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清除了杀伤人员地雷。另外,据称30个已知或怀疑存在杀伤人员地雷区域的缔约国已全部清除了此类武器。另外30个缔约国正在开展排雷行动,但其中大多数都需要将10年的期限加以延长。
《公约》还要求缔约国销毁其储存的杀伤人员地雷。据称,在《公约》通过以前,有超过130个国家拥有此类武器。从那时起,缔约国销毁了超过5300万枚地雷,如今据估计只有大约30个国家——其中3个为非《公约》缔约国——仍储存有杀伤人员地雷。
为应对这些持续挑战,2014年在莫桑比克马普托召开的《公约》第三次审议大会表明了缔约国以结果为导向的积极态度。大会通过了《马普托行动计划》,对改善受害者援助、销毁杀伤人员地雷库存和排雷方面的工作做出了坚定承诺,并明确承诺在2025年之前实现《公约》所规定的关键目标。若该计划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并获得持续的资源支持,其目标就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