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仁、尊敬的来宾:
当今世界,人类良知既面临考验又亟需彰显,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此时获颁“国际金鸽和平奖”,倍感荣幸。
按照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统计,当前全球有130余场武装冲突,是十五年前的两倍。与此同时,战争规则屡遭抛弃或扭曲,成为杀戮的借口而非制约手段。
我们正目睹作战方式发生剧变。无人机、自主武器系统和网络攻击正在重塑战场格局。生死攸关的决策绝不能交由传感器和算法来执行。各国必须确保其研发和投资的武器符合国际人道法。
世界无力承受无休止的战争,也无法维持彻底的胜利。我坚信,尊重战争规则并结合中立公正的人道行动,有助于扫除和平障碍,为和解奠定基础。
当国际人道法得到尊重,便能遏制战争的残酷,约束人类最恶劣的本能,彰显“每个生命都应获得平等保护”这一基本真理,从而维系和平所需的社会纽带。
这绝非理论空谈。它正不可逆转地影响着全球冲突地区数百万民众的生活。当城市被夷为平地,医院遭到轰炸,社区民众被迫流离失所,社会根基便已土崩瓦解。
根据我们的经验,通往和平的第一步始终是人道行动。这正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这类中立调解者发挥关键作用之处。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并非和平建设组织,我们既非调解人亦非谈判者。但正因不选边站队,我们才能在交战方之间开展人道行动,为局势进一步降级铺平道路。
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一直致力于促成战俘交换、平民撤离及人道走廊的建立。这些不仅是救济行动,更在交战双方之间维系着脆弱的沟通纽带。
自1934年以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名字出现在停火协议、和平协定及其他框架文件等约150份和平文书之中。这主要源于1949年《日内瓦公约》赋予我们的使命。
就在上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团队,根据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的协议,将20名人质和1800多名巴勒斯坦人送回家人身边。我们还开展了多项行动,将逝者的遗骸送回故土。这些行动仍在持续进行。
各位都看到了亲人相拥的画面,以及分离数月后喜极而泣的场景。这是这些家庭在煎熬中苦苦等待、又深怕永远不会到来的时刻。
确保人员安全返家是我们的团队肩负的重大责任。为此我们从遥远的金沙萨调派工作人员支援。这些行动极其复杂,要高效安全地执行充满危险。我们的团队需穿越布满未爆炸弹药的道路,部分行动甚至在深夜进行,且每次行动都需与各方保持密切联络才能完成。
在此我要郑重表示:我为我们的团队感到骄傲,我为红十字感到骄傲,今夜我与红十字与红新月大家庭同在。
但我们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更多家庭正焦急地等待亲人归来,他们理应获得答案。家属们不会放弃,我们同样永不言弃。我们将履职尽责直至任务达成,而各方则必须恪守停火协议中的承诺。
我必须在此强调:在加沙地带,除了停火别无他途。